
张 凡
近日,小红书平台因不良信息被罚,为社会敲响警钟。国家“清朗”行动正为网络空间持续“除草”,但为孩子成长精心“育苗”,更是每个家庭不可推卸的使命。净化外部环境,不如筑牢家庭内部防线,这才是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
家庭是抵御不良信息的“第一道防线”,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防火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数字时代,这句话尤显珍贵。倘若父母自身沉迷于短视频的感官刺激,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又怎能苛求孩子拥有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家长们应率先垂范,放下手机,多一些亲子阅读的时光,多带孩子走进田间地头,感受自然之美与劳动之乐。这种高质量的陪伴,远比任何空洞说教都更有效力。
防守只是第一步,主动引导才是呵护成长的“压舱石”。我们必须将网络素养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帮助孩子锻造一副明辨是非的“罗盘”。
青少年的价值观如嫩芽,极易受外界影响。从盲目模仿网红言行,到沉迷游戏攀比,再到“饭圈”文化的无底线追星,这些问题正悄然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对此,家庭教育绝不能缺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就网络热点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信息是否真实?”“传播者有何目的?”同时,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多讲述杨闇公烈士等革命先辈的崇高信仰,多分享身边道德模范的凡人善举。这些真实可感的榜样,能帮助孩子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树立起正确的航标。
网络空间的治理是一场需要多方协同的持久战,而家庭是其中最坚实、最关键的一环。国家“清朗”行动为孩子成长清除了“杂草”,创造了更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最终决定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还是歪脖小树的,依然是家庭这片土壤的肥沃程度和园丁的辛勤耕耘。
让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行动起来,以身作则,主动引导,用智慧和爱陪伴孩子在网络世界里健康航行。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是为我们共同的美好未来扣上最关键的一粒。这考验着每一位家长的远见、耐心与担当。
(涪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