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 平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盛宴已然拉开帷幕。当京东、天猫等线上平台以“定金膨胀”“跨店满减”等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吸引全网目光时,潼南本地的线下商超也早已摩拳擦掌,纷纷推出力度空前的促销活动。从重百、隆鑫商圈到各大社区超市,“满减风暴”“会员折上折”“限时秒杀”等标语随处可见,一场线上线下的消费狂欢正在同步上演。
购物带来的愉悦与价格优惠的吸引力确实真实不虚。然而,无论是面对手机屏幕上精准算法推荐的“猜你喜欢”,还是线下销售人员热情的推介,消费者的判断力都极易在密集的营销氛围中变得迟钝。我们常常为了凑足“满300减50”的额度,而买回一堆可有可无的商品;或因一句“仅此一天”的限时话术,便冲动下单。最终,许多一时兴起的战利品在拆封后便迅速失去魅力,闲置在角落积尘。这不仅是个人钱财的浪费,也与我们所倡导的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
理性消费,并非拒绝消费,而是要让消费回归“需求”本身。真正的“精明”,不在于耗尽心力去计算最复杂的优惠规则,而在于清醒地辨别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对于潼南的消费者而言,我们拥有独特的优势:线下商超的商品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即时体验,即买即得,避免了“卖家秀”与“买家秀”的落差。在参与促销时,我们更应利用这份“近水楼台”的便利,将购
物清单与商超活动冷静比对,只选所需,不贪“便宜”。
当前,无论是电商行业还是实体商业,都正从粗放的“增量争夺”转向精细化的“存量深耕”。这意味着,促销活动将更常态化,消费者完全可以从容不迫,货比三家。那种盲目跟风、非理性囤货的消费行为早已不合时宜。
让“双十一”回归服务我们潼南人美好生活的本质,需要商家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本地商家应诚信经营,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实在的优惠和更贴心的服务。而我们消费者,则需要树立起更成熟的消费观念,超越营销所营造的“稀缺性”幻觉,用理智驾驭欲望。
期待今年的“双十一”,潼南的消费者无论是在线上浏览,还是在线下商超漫步,都能收获心仪的商品,更能收获一份理性消费的智慧,成为购物节里真正的赢家。
(涪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