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社会·民生总第3456期 >2025-10-27编印

一封感谢信背后
潼南公安上演“空地一体”寻牛记
刊发日期:2025-10-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民警找回走失的牛。

民警操控无人机找牛。

村民写的感谢信。

  

本报记者 张凡



  近日,区公安局别口派出所运用“空中+地面”立体化搜寻模式,成功为辖区村民唐大爷找回3头走失的耕牛,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见证了科技强警守护民生的暖心一幕。
  日前,别口派出所接到村民唐大爷的紧急求助,称其家中作为重要劳动力和经济来源的3头耕牛在山中放养时走失,全家寻找一天未果,心急如焚。
  接报后,派出所民警迅速抵达现场。经勘查,唐大爷家周边山峦起伏,林木茂密,地形十分复杂。若采用传统的人力搜寻方式,不仅耗时耗力,且成功率低。面对搜寻困境,现场民警果断调整工作思路,立即联系特警支队无人机小组请求技术支援,决定开展一场“空地一体”的立体化搜寻。
  随着无人机升空,高空侦察画面实时传回地面。无人机飞手根据耕牛生活日常习性,操控设备重点巡查水源地与植被丰茂区域,地面警力则根据空中传回的信息,同步开展痕迹勘查,逐步缩小搜寻范围。经过数小时的紧密配合,无人机最终在一处偏僻的山壑中捕捉到了疑似耕牛的活动影像。民警立即引导出唐大爷赶赴现场,经确认正是走失的耕牛。
  “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这几头牛肯定找不回来了!”望着失而复得的“家当”,唐大爷激动地握住民警的手。事后,他特意写来感谢信,信中写道:“感谢你们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感谢你们为守护一方平安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朴实的话语,是群众对公安工作最真挚的肯定。
  此次高效寻回耕牛,是区公安局将科技手段深度融入基层警务实战的一次生动实践。它改变了以往应对复杂地形搜寻难题的传统模式,有效提升了警务工作的精准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