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专题总第3458期 >2025-10-31编印

“安逸四川”璀璨绽放
科技赋能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
刊发日期:2025-10-3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安逸四川·绵阳之夜”现场。

歌手为“绵阳之夜”演唱。

市民参加文旅融合主题展。

文旅融合主题展上展示民族服装。

展出的四川文创产品。

绵阳梓潼县七曲山。

  

本报记者马艾冯小舟



  近日,2025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在绵阳梓潼隆重启幕,标志着四川文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大会的重要亮点,“安逸四川·绵阳之夜”国际文旅推广活动与“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融合主题展相继精彩呈现,以科技与艺术交织的多元表达,向世界展示了四川文旅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这两大活动相辅相成,从视听盛宴到沉浸式体验,全方位展现了四川文旅融合的最新成果,开启了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绵阳之夜:山水实景与数字科技共绘巴蜀诗篇
  10月28日晚,梓潼县凤凰湖畔、状元第街华灯璀璨,一场以“安逸四川·绵阳之夜”为主题的视听盛宴拉开帷幕。这场活动打破传统演出模式,将116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依托LED屏幕、激光投影、无人机编队与AI技术,构建出一个虚实相生的奇幻空间。
  整场演出精心设计为五大篇章,采用电影化叙事手法串联全场。王迅、张蕾、于晓光、李光复、张凯丽五位知名电影人担任“文旅推荐官”,通过长镜头式的深情讲述,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四川文旅的独特魅力。
  在备受瞩目的《天府十二时辰》创意秀中,说书人袁国虎手持折扇,立于三星堆神树造型的舞台中央,以十二时辰为时间轴线,借助两只可爱的虚拟熊猫“安逸”与“阳阳”的灵动引领,从辰时绵阳越王楼的米粉飘香、文武盛景,到申时乐山峨眉的云雾仙境,再到寅时稻城亚丁的璀璨星空,短短八分钟的表演浓缩了四川十二个地标的精华,生动展现了“全域、全季、全时”的旅游新格局。
  蜀道文化在《遇见蜀道》中焕发新生。现代讲述者与“五丁力士”、文昌帝君展开跨越时空对话,舞者以刚劲舞姿再现先民开山辟路的壮举,那句“我们凿开的是路,更是与世界联通的命运”的呐喊,震撼人心。科技音舞诗画《诗魂归蜀·古今共吟》则让诗人李白“穿越”千年,与AI技术对话,在电子乐与代码流中感叹故乡巨变,经典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与现代科技激情碰撞,彰显绵阳作为科技城的独特魅力。
  《星火薪传》音乐剧通过沉浸式情景叙事,将“两弹一星”红色记忆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老年科研人员与年轻记者的对话,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誓言再次回荡。最终,无人机编队在夜空变幻出熊猫、三星堆、蜀道等意象,定格于“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典范,为1300余名海内外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主题展览:创新表达展现文旅融合四川实践
  作为大会系列活动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融合主题展于10月29日在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外广场正式启幕。展览突破传统展陈模式,通过场景化、数字化、互动化的创新表达,系统呈现了四川文旅融合的最新成果。
  展览以“擦亮品牌·做靓名片”开篇,集中展示了四川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最新成效。天府文艺名作高峰计划推动6部作品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奖,3部作品进入群星奖终评,创下历史佳绩;金熊猫奖成果彰显国际文化格局;李白、苏轼等20位历史名人的文化深耕加速特色文旅名城体系建设。三星堆文创年销售突破2亿元、IP授权超千万,让文物成为“顶流”,而“熊猫走世界”“川灯耀世界”等平台则持续推动四川文旅品牌走向全球。
  在“业态共生·全域发展”板块,展览通过微缩沉浸式场景,呈现了四川突破“单一观光”局限的新生态。非遗技艺与时尚IP的跨界融合成为亮点——蜀锦蜀绣、藏羌织绣等与《遮天》、NBA、宝格丽等知名IP合作,以“T台秀”形式动态展示,让古老技艺变身年轻人追捧的“潮品”。盐边傈僳族服饰的亮相尤为引人注目,其将传统太阳花图案化为现代印花,让百褶裙剪裁融入高定设计,在“文化解码+现代重构”中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
  同步首发的“1+10+N”文旅消费品牌体系,瞄准多元化消费需求:“少必入川”整合电竞、国潮元素,“蜀山暖雪”展现南方冰雪游独特魅力,“‘青’睐绵阳”以“机甲熊猫”凸显青年导向。这些品牌与各市州特色项目共同构建起“全域联动、全季畅游、全时消费”的新格局。



科技赋能:智慧引领勾勒文旅未来新图景
  展览中的“改革破局·融合赋能”板块,勾勒出四川文旅的未来发展路径。一方面,全省正谋划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大九寨世界旅游目的地等11个跨区域重大项目,配以文旅商贸基金、“文产贷”等金融支持,破解发展障碍。另一方面,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成为最大亮点。
  智慧文旅推荐官“川宝”通过大语言模型与云端智能系统,生动传递巴蜀文化;“锦绣天府号·熊猫专列”、多语种AI透明屏、外骨骼登山装备等创新产品已在全省景区投入应用,提升游客体验。全国首个跨省域低空文旅协同项目尤为引人注目,由四川本土企业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将架起巴蜀低空文旅走廊,实现“云上看巴蜀”的全新视角,探索“空地无缝接驳”的立体场景。
  这些创新实践表明,四川文旅正从“静态展示”走向“活态体验”,从“传统观光”迈向“智慧旅游”。正如俄罗斯旅行商代表Kazakova Anna所言:“这场活动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四川,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科技表达。”
  从“绵阳之夜”的璀璨绽放,到主题展览的创新呈现,四川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了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在科技赋能与改革突破的双轮驱动下,“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正以更加自信、年轻的姿态走向世界,书写着文旅深度融合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