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彭春刘文静吴鑫袁王浪通讯员王智)当前,正是油菜生长期,油菜田的管护工作已进入关键节点。我区积极加强田间管理,为稳产丰收奠定基础。
近日,记者在位于双江镇金龙社区的油菜基地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田垄上,绿油油的油菜苗长势喜人,两架农用植保无人机沿着基地上方匀速飞行,将肥料均匀喷洒开来。另一旁,几名工人正在田间进行除草作业。
“今年我种了500亩油菜,目前看来长势很好,每亩的产量预计能达到170公斤,产值在1100元以上。”种植大户肖济斌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基地通过宜机化改造、一体化精量直播技术,让500余亩荒坡变身一年四熟的“宝地”。10月播下的油菜长势正旺,同期间种的萝卜已经成熟。到了3月,萝卜的“空位”将由春玉米顶上,5月油菜收获后,就轮到大豆与玉米“作伴”。
为切实做好油菜管护工作,区农业农村委提前谋划部署,制定了油菜管护方案,并成立多个技术指导小组分赴各镇街开展指导。
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粮油站农艺师肖勇介绍,油菜马上进入花期,要注意施肥管理,及时追施尿素,促进油菜生长。同时要加强田间病虫害的防控,田间湿度较大时油菜容易发生猝倒病、根腐病等,可以提前喷施药物进行防治。
连日来,崇龛镇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察看苗情,开展春季田管,为即将举办的陈抟故里菜花节打好基础。
“要及时清沟理墒、清淤排湿,谨防油菜渍害的发生。”查看油菜田间生长情况后,崇龛镇农技人员现场指导田间管理人员加强水肥管理、病虫害监测防控及灾害性天气监测,及时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尽力降低冷害、冻害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
据了解,该镇结合春耕生产,调度种子、化肥、农膜等各类农资1.24万吨,组织开展农资市场安全检查3次,联合3家本土农机专业合作社,运用无人机施肥与病虫害防冶作业1.2万余亩,有力保障景区油菜正常生长。
作为全市最大的油菜种植区,我区今年种植油菜32.2万亩,预计平均亩产140公斤。
“今年我们扩大了庆油8号、渝油50等双低三高油菜品种的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一体化精量直播、无人机飞播等技术,确保油菜的丰产丰收和油料的有效供给。”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