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四岁网红“瑶一瑶小肉包”的摆拍争议,不仅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烦恼,更是这个流量时代的一面镜子。近日,坐拥2000多万粉丝的“瑶一瑶小肉包”,因一则被绊倒的视频深陷摆拍质疑,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与热议。
在“瑶一瑶小肉包”的视频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孩子纯真的笑容,更有一整套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从精心设计的场景,到刻意安排的剧情,再到专业团队的包装,打造“网红儿童”也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法论”。据悉,儿童网红账号的商业变现能力远超普通成人账号,这种惊人的商业价值背后,是无数个被流量裹挟的童年。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网红为了博眼球、获关注,摆拍现象屡见不鲜。但此次事件中,涉及的是年仅4岁的孩子,不禁令人开始思考儿童权益保护的问题。儿童过早成为网红,暴露于公众视野已充满风险,而父母为追逐流量,让孩子反复经历危险与不适,这无疑是对儿童权益的严重侵害。
面对儿童网红现象的泛滥,社会监管的缺失令人扼腕。现有的法律法规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方面仍显不足,平台监管也存在明显漏洞。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对个别案例的关注,更是一套完善的保护机制。从内容审核到商业合作规范,从拍摄时长限制到收益监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建立明确的标准和底线。
当成人世界的商业逻辑与儿童的天真烂漫发生碰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童年的价值远高于任何商业利益。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有一个自由、纯粹的童年,他们的笑容不应被设计,他们的成长不应被消费。社会各方需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筑起一道防火墙,让他们的童年远离商业化的侵蚀,让每一段成长都充满阳光与自由。这不仅是责任,更是我们对下一代最深的爱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