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社会·民生总第3358期 >2025-03-12编印

儿童安全隐患不可﹃视而不见﹄
刊发日期:2025-03-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昱博




  近日,安徽淮南市寿县炎刘镇金色童年幼儿园的一辆校车在接孩子上学途中起火,造成3名5岁女童遇难。据家长和目击者描述,车辆在起火前发生过一次火情,司机扑灭后继续行驶,最终导致二次起火,火势失控。初步调查显示,火灾由线路故障引发,但超载、设备失效、司机应急处置不当等问题层层叠加,最终酿成惨剧。
  如果司机第一次灭火后停车检修,如果校车不超载,如果灭火器能正常使用?3个女孩本可以活下来,种种迹象表明,儿童安全隐患万万不可“视而不见”。
  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哀伤与同情上,而应迅速行动起来,从技术创新、制度完善、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出发,采取一系列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措施,全面提升校园安全防护能力,确保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安全。
  制度上力求完善。明确校车安全管理责任,设立专门的校车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校车日常检查、驾驶员管理、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等工作。结合校车特点,制定详细的火灾、交通事故等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实战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行动。
  技术层面需不断创新。在校车上安装高清摄像头和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车内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触发警报并自动上传至云端,便于管理人员迅速响应。引入先进的烟雾探测器和温度感应器,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联动,一旦检测到火灾迹象,立即启动灭火程序。确保每辆校车都配备GPS定位系统,实时追踪校车位置,同时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可通过一键呼救功能,直接连通救援中心,缩短响应时间。
  建立人员培训与合作机制。定期举办家长安全教育讲座,普及校车安全知识,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参与度。建立由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家长参与的三方联动校园安全防护机制,形成合力,共同维护校园安全。定期邀请专业安全评估机构对校园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确保校园安全防护体系的持续优化。
  校园安全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唯有家长、学校、监管部门齐心协力,才能让“移动火笼”彻底熄灭,让每个孩子都能平安上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