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峻豪)城乡教师协同发展的现实背景根植于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与教育现代化战略的交汇点,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切口。潼南一中胡菊芳课题研究组聚焦于教育公平问题,致力于“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初中数学教师协同发展策略研究”的研究,期望能为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实理论研究。
“课题实施以来,在学生学习,资源均衡、课堂创新、教师发展等方面,潼南区城乡学校的数学课堂发生着同步跃变;同步课堂将乡村学生带到了城区优秀教师的课堂之中,同时,城乡学生生活经验的多样性也成为课堂创新的资源;同步教研将城乡的教师联结为紧密的共同体,教研、实践螺旋递进,为教师实践性反思提供载体与支架,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总的来说,本课题研究为潼南区城乡教师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提供了教育样本。”课题研究组组长胡菊芳告诉记者。
课题的研究成效非常显著,胡菊芳表示,目前课题成果已在区内外21所中学中推广应用。同时,遂宁市,彭水县等10多所学校教师考察团到校交流,与包括潼南在内多所中学搭建了远程交流平台,充分为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助力。
此次课题的开展,有助于推动提高城乡学校管理水平、校园文化、师资建设、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缓解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助力乡村教育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