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时政·经济总第3374期 >2025-04-11编印

“向阳花”教育绽放出的绚烂
——潼州小学优秀教师周晓红
刊发日期:2025-04-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周晓红在课堂给学生解疑答惑。

  

本报记者 李彦亭 张峻豪




  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有一位默默耕耘的语文教师,她用二十余年的坚守与热爱,诠释了“师者”的真谛。在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中她坚持以爱育爱,以德育德,以智育智,把繁琐的事情做出了情怀,把细微的事情做出了深度,把平凡的事情做出了别致。她,就是潼州小学的优秀教师周晓红。
  近几年,先后被评为“潼南区三八红旗手”“重庆市优秀班主任”“潼南区十佳少先队辅导员”“潼南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潼南区最美师德标兵”,被潼南区教师进修学院聘为“新入职教师跟岗导师”,所带潼州小学扬帆中队被评为“全国红领巾中队”。



初心如磐 她是爱的启航者
  在教学实践的漫漫征途中,她宛如一位执着的探索者,矢志不渝地追寻着语文教学的真谛,不断钻研创新。
  1996年,周晓红从师范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二十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用一颗赤诚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她说:“语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我希望通过语文课,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学会思考,学会做人,也要把平凡而琐碎的班主任工作做出新意,要当一个孩子喜爱的班主任。”
  她从所带班级实际出发,创建有特色的班级管理体系,带领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完善班级加减分实施细则,在小组和个人掀起“星星擂台”赛、把班训印到定制的金牌上,实行“积分夺金牌”的活动,在班级文化墙上为孩子们种下“成长树”,让孩子们看见自己的成长……这样的班级管理,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这些年,她所带的班级班风好,学风浓,深受领导、老师的好评,家长们以孩子在她的班级读书为荣。
  周晓红的课堂上充满温度与深度。她善于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将枯燥的课文讲得生动有趣,将阅读与诗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向自然,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导每一朵“小花”在广阔的天地中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恰似“向阳花”坚定不移地追逐着那熠熠生辉的太阳一般,竭尽全力地追求教学的高效性与灵动性。她的学生常说:“张老师的课就像一场心灵的旅行,总能带给我们新的启发。”
  在周晓红看来,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灯。她曾带过一个转校过来,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学生小王。为了帮助他重拾信心,周晓红每天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辅导功课,还经常与他谈心,鼓励他勇敢表达自己,带他感受学习的乐趣。渐渐地,小王不仅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小王还特意给她送来一张纸条:“周妈妈,我觉得学习也不是一件难的事情,反而觉得学习很快乐,现在我每天都想来学校,和你们一起。”
  这样的故事在周晓红的教育生涯中不胜枚举。她总是用耐心和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家校共育 她是智的引领者
  在周晓红老师心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
  在课上,充满活力的她,最能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分享零食……私下里,也有学生喜欢称她为“周妈”,因为她总能敏锐地察觉到每位同学的细微变化并及时给予春风化雨般的帮助和引导。每一个家长无计可施的崩溃日子,身为班主任的她更是彻夜长谈为家长出谋划策、心理疏导,帮助家长更好地陪伴和教育孩子成长。
  在课外,她时时关注学生动态,重视学生身体健康,身体力行陪伴同学们一起活动,温馨陪餐询问学生饭菜是否合胃口,能否吃饱……用真心守护学生成长,她是学生眼里的“好妈妈”,是家长心中的好老师。
  “周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负责的老师,平时有时间都会来家里关心我们娃娃,和我们家长一起沟通,我们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她都及时给我们提供帮助,真的很感谢她。”学生家长李婷婷说。
  为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她还构建了网格化亲子社群成长共同体,利用假期围绕体育运动、趣味学习、社会实践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通过家校共育卡、家庭教育微课堂、微语录等方式指导家长助力孩子成长。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平凡岗位,默默耕耘。周晓红的教育人生,平凡却充满力量。她用二十多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师者匠心”。她说:“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这份初心。”
  29年来,周老师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上进的工作精神,润物无声的爱心,一路坚定地行走在真善美的教育路上。正如她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她心目的好老师,是能够带给孩子希望和自信,能够给予孩子光一样的引领的老师,而她因着对孩子们的深刻的爱,一直在践行……




潜心教研 她是慧的传播者
  作为学校的语文教研组组长,周晓红始终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自己的责任。她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任教语文学科,她深知语文课程对学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性,因此她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利用各种比赛磨练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我区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现场课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执教的《小蝌蚪找妈妈》被评为重庆市基础教育精品课。她的语文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之一。
  此外,为了让年轻的班主任走出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她主动承担学校“青年教师研修坊”的各种活动,还到农村学校讲课、培训数十次,解决年轻班主任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张老师不仅教会我们如何教学,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一名有情怀的教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青年教师夏粤说。
  她自己长期坚持读书的同时,还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日日读,读好书,在读书中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三观。近年来,她辅导学生参加各种读书征文活动,获得市级一等奖26人,区级一二等奖30余人次。
  “我将继续深耕语文教学,探索更多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他也希望与更多教师分享经验,共同推动我区语文教育水平的提升。”周晓红告诉记者。
  期末评语,她利用语文学科特点,引经据典,用诗歌凝练学生的表现,让孩子们在老师的评语中感受到老师的爱,中华文化的美。在她的影响下,孩子们也用诗歌传情达意。一位学生的爷爷在孙子给她写的诗后面留言:“您是我见过最优秀的老师,我退休了,但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孩子们的希望,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周晓红老师的故事,是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坚守与奉献。
  近年来,我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落实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重要基点,全面提升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系统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更高质量发展。期间,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激励着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献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合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教育之本。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成长平台,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区教育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老师,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