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艾刘文静夏培植
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正式开幕,潼南区在会上交流发言,为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潼南方案”。
潼南,一座区位优越、产业兴旺、蓬勃发展的滨江新城。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生态本底优势,锚定“双碳”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高地,加快建设“世界宽谷·田园城市”绿色生态城,入选首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区。
因绿而兴 大力构建“一园三区”协同发展格局
阳春三月,潼南大地处处澎湃着创新与发展的动能。
在潼南高新区标准厂房内,一辆辆货车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多家企业以“满弓紧弦、只争朝夕”的状态掀起生产热潮,奋力冲刺“全年红”。
位于潼南高新区(东区)标准厂房的重庆景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分工合作,熟练操作着面前的机器,设置好参数,经过切割、开孔、打磨等步骤,一个个精密工艺的电脑外壳就有了雏形。
“在公司从成立之初,潼南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协调,为我们提供了厂房租赁,省下了建厂房的时间,让我们可以抓紧生产。”重庆景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潼南高新区规划面积30.04平方公里,常年储备成熟可用土地超千亩、标准厂房47万平方米,用地条件好、承载空间足、要素配套全,适宜现代工业布局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获批国家火炬重庆潼南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全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园区、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重庆市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等“金字招牌”。现已形成“北区——南区——东区”协同发展格局:北区重点建设打造以环保装备、环保耗材与试剂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和以氢能、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园;南区重点建设打造以汽车再制造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东区重点建设打造以精细化工产业为主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以电镀为主的表面环保处理产业园、以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为主的静脉产业园、以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为主的新型储能产业园。
逐绿而行 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基地
立足重庆“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布局,激活潼南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及再制造产业“全国领跑、西南第一”的独特优势,瞄准汽车再制造与零部件两大黄金赛道,构筑“销售——回收——再造——应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闭环。
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刚投产的塑料和废铝全自动破碎分选线正高效运转,将一辆辆报废汽车进行拆解和回收。仓储车间内,工作人员将拆解下来可以再次利用的汽车零部件进行分类。经过一道道工序,轮胎、车灯、发动机等零部件被一一拆解下来,分门别类存放在仓储货架上,等待去往新的地方。
“公司目前每天稳定回收和拆解报废汽车300台左右,有力支撑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弘喜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二手车销售、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驾校租车、零部件修理、贵金属提炼、汽车再制造、废料处理、大数据应用等“一车九吃”,打造价值链延伸矩阵。
潼南现已形成弘喜汽车、棱镜能源、贝思远等龙头矩阵,集聚产业链企业20余家,具备年再制造零部件20万台套、回收拆解报废车15万辆产能,废旧汽车回收拆解量全国领先、西南第一,正全力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
实施“潼越山海”计划,意大利汽车再制造知名企业Emmetec集团等一批企业来潼洽谈合作,与加纳JA&ZCO.LTD公司签署汽车出口合作协议,实现首次规模化出口汽车至非洲。
向绿而进 创新打造全国首个电镀环保全产业链
走进位于潼南高新区东区的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以下简称巨科环保)内,各类水生植物郁郁葱葱,几尾金鱼在清澈见底的池塘中来回游弋。
由于传统含铬废水处理工艺存在加药量大、成本高、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难点,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对此,巨科环保在行业率先通过技术创新引入电渗析和DTRO等新技术,让重金属废水实现了含铬废水的稳定达标处理和回用。
“通过这项技术产生的回用水,出水水质优良,硬度和电导率等指标均优于自来水,达到水生植物培育及鱼类养殖标准。”巨科环保负责人阳浩介绍,园区聚焦破解成渝地区企业产品表面处理及环保配套“最后一公里”瓶颈,围绕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数字化,创新打造国内首创“电镀用水清洁处理——重金属污染物在线回收——电镀污水处理——电镀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资源化产品”的循环经济环保全产业链,不仅实现了资源回收再利用,也成为重庆市首家达到《重庆市电镀行业废水污染物自愿性排放标准》的排放限值的电镀园区。
通过创新构建“政企社”协同机制,形成集投资建设、智慧运营、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生态共同体,成功引进景裕电子等环保电镀领域标杆企业,带动上下游60余家关联企业集聚发展,获批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第一批试点。
循绿而动 提速壮大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
依托全国最大单层整装天然气藏资源,系统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重点发展以新兴氢能、储能电池、储能装备原材料为主的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不久前,重庆氢潼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项名为“汽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运行控制方法、介质及设备”的专利申请。
据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运行控制方法、介质及设备,涉及汽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运行控制领域,汽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运行控制方法。实施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运行控制方法、介质及设备,能实现氢燃料电池以稳定高效工况点工作,避免频繁变载、频繁启停,提高燃料电池发动机使用寿命。
近年来,潼南积极抢占氢能产业发展新赛道,积极培塑“成渝氢走廊”成本洼地和价值高地,正提速建设氢燃料发动机制造基地,构建集技术研发、检测认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氢能创新生态圈,持续强化氢能全产业链扶持政策,系统推进“制储运加用”五大环节协同发展,打造氢能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示范高地。
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供电保障项目,优化渝西地区电源结构、助力构建坚强局部电网、增强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现已形成以中国华电、氢潼研究院、聚光新材料为链主的产业集群,集聚16家上下游企业,覆盖光伏电站、储能电站、生产光伏组件、氢能源发动机等产品。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将全力为企业落户提供全链条、全过程、全天候便捷服务,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