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邓越月吕洁)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近日,位于潼南高新区东区B区的重庆华电潼南一期2× 500MW级气电工程项目再次迎来关键节点,6.5m层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项目主体施工阶段按计划顺利推进。
走进项目现场,大型挖掘机星罗棋布,满载渣土的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正紧锣密鼓组织现场施工,一排排整齐崭新的盘扣式脚手架正在搭建,冷却塔、GIS、钢筋绑扎浇筑、循环水管道安装等各项附属工程正加紧建设,争分夺秒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我们采用盘扣式脚手架,独特的承插式连接方式使各个杆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固,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工程管理部土建工程师陈淦介绍,建设团队创新采用了“分地块、分阶段”的建设策略,更好契合企业生产时序需求,将整体工程科学合理地划分多个地块,按照梯次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经陆续完成1号机组、2号机组余热锅炉首榀钢架吊装。
互联网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更为施工安全筑起了一道“智能防线”。“通过在塔吊、施工升降机等特种设备上安装高精度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实现了对设备运行状态和周边环境的24小时实时监测。”工程管理部热控工程师薛国介绍,可实现远程查看塔吊实时数据、异常告警推送、历史数据保存,能够提前预警潜在安全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据了解,作为重庆市“十四五”能源电力重点保供项目、华电在渝第二个100万千瓦级电源项目,该项目场平面积为200余亩,建设内容涵盖2套500MW级“一拖一”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发电机组。建成投产后,不仅能够增强成渝地区供电保障能力,优化渝西地区电源结构、助力构建坚强局部电网、增强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改方式将调峰机组更改为热电联产机组,有效降低企业用户综合用能成本、促进节能减排,为潼南制造强区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将持续紧盯项目建设进度,力争6月下旬主体结构封顶,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华电潼南燃机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永先表示。
今年以来,潼南坚定不移把打造“制造强区”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首位任务,全力实施“涪江奔腾”计划建设“制造强区”,集群式壮大“3+3+N”现代制造业集群,攻坚发展汽车再制造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3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一体化光储充电站、光伏储能电站、现代智能制造工厂、锂电池梯次循环利用等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努力“跑”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