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春 刘文静
近日,有市民向今日关注栏目反映,广电名都小区楼下的地面停车场长期被杂物和非机动车占用,导致机动车停车位紧张,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为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记者在市民所说的地面停车场看到,在入口处几米远的位置,近十个大小不一的木箱堆放在机动车停车位,部分箱体甚至出现破损,可以看出这些木箱已经摆放了很长时间。“里面装的是小区更换电梯需要的主体和配件。”小区安保人员告诉记者,由于部分零件还没有到货,导致安装进度延迟,木箱已经放置了10余天。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木箱两边还停放着大量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等,总共挤占至少6个机动车位。记者注意到,尽管马路对面设有专门的非机动车停放区,但仍有不少市民为图方便,直接将电动车停放在机动车位上。
“我只是来办个事,就图个方便,马上就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正好遇到了打算占位停车的电瓶车车主,在得知这里属于违停后立即驶离了现场。
记者发现,停车场其他多个区域也存在着非机动车占用停车位的情况,由于车位被占用,部分机动车被迫停放在非划线区域,严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把正常的车位占了,其他车肯定停不了,我们希望更规范一点,大家都停得整整齐齐,停车通行才更方便。”一位市民吐露心声。
停车场周边分布着多家银行、企事业单位,工作日期间车流量较大,停车资源本就紧张,无序占用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停车矛盾。针对这一现象,不少市民认为,无论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都应遵守停车规范,不能因个人便利而影响公共秩序。记者随后联系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将督促物业尽快清理堆放的电梯配件,并加强对非机动车违规停放的整治力度。
公共停车位的合理使用,不仅关乎个人便利,更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巡查和执法,确保公共资源不被无序占用;同时,市民也应自觉遵守停车规范,避免“图一时方便”而影响整体秩序。只有管理与自觉并行,才能让城市停车环境更加有序、高效。
(今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