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时政·经济总第3371期 >2025-04-02编印

智慧气象“把脉”农田 农业生产“知天而作”
刊发日期:2025-04-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柏梓镇小岭村气象服务基地。

气象专家深入田间指导。

  

本报记者 张峻豪 吕洁


  在春季农业生产全面展开之际,潼南气象局抢前抓早,强化全链条为农服务,构建起全天候、多维度保障体系,全力保障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播各项农事活动,为夺取夏粮和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记者走进柏梓镇小岭村气象服务基地看到,智能气象监测设备正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数据。
  “气象站会对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进行监测,收集关键信息并进行大数据分析,最后形成服务柠檬等农作物的气象数据。”潼南气象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农业气象站通过一系列精密的传感器和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多种气象要素,涵盖风向、风速、雨量、温度、湿度、日照等,这些数据对于了解农田微气候、预测作物生长状况、制定科学的农业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潼南属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现建有48个镇街自动气象站、4个农业气象站,实现了服务产品自动化制作、农业气象数据精准查询统计,提升了气象为农服务产品的提前量、准确率,为全区农业生产构筑起精密气象监测网。
  精准预报、及时预警,让农户更踏实。走进田地间,更多心贴心、面对面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场景徐徐展开,让“知天而作”成为现实。
  在柏梓镇中渡社区,覆膜农田如银色海浪般铺展,嫩绿的玉米新苗已破土而出,工人们正手持特制破膜器,在田间划出整齐的“一”字豁口。气象工作人员正在向农户讲解气象知识并介绍未来一周天气情况,提醒他们当前土壤水分适宜,气温回升速度较快,适宜幼苗生长,但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管护策略。“气象局的专家经常到基地指导我们农业生产,提供天气和气象服务,我们也经常收到各类天气预警,可以及时了解天气状况,帮助农作物更好生长。”柏梓中渡社区浩佳农业种植公司负责人杨俊说。
  “眼下正值春耕春播关键期,我局持续做好气象监测设备维修维护,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各类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卜飞鸿说,同时组建气象服务专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常态化直通式气象服务,送去第一手气象信息,帮助种植大户、农业企业,合理安排大春作物的育苗、播种工作,减少农业气象灾害损失。
  近年来,区气象局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和以油菜、柠檬、蔬菜为重点的为农气象服务,常年直通式服务700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一步,区气象局将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全力保障全区农业增产增收和粮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