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俊霖)眼下,虽然距离立夏时节尚远,但作为潼城夏日“夜宵顶流”的小龙虾已大量上市。
清晨时分,在塘坝镇金山村生态小龙虾养殖基地,工人正穿梭在虾塘间打捞小龙虾,收网、起笼、倒虾,一气呵成的动作下,一盆盆活蹦乱跳、膘肥体壮的小龙虾很快被打捞上来。在分拣中心,几名工人把刚从基地运回来的小龙虾按照大小进行分拣,然后装箱待运。
“我们采用的是稻虾轮作模式,小龙虾在稻田里自由觅食水草、昆虫,不仅减少了饲料成本,还让虾肉更紧实清甜。”基地负责人韩玉厚告诉记者,“今年养殖了300余亩小龙虾,已经被商家提前订购了,目前大虾每斤27元、中虾每斤16元,每天出虾约1500斤,预计今年收益能达到300多万元。”
“在基地打工一个月有2000元收入,年底还有土地分红,我们现在的幸福指数很高。”虽然扛着沉甸甸的虾笼,村民王大爷却也掩饰不住脸上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当地通过“稻虾共生”模式实现“一田双收”,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塘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产业发展,打造集养殖、加工、销售、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小龙虾全产业链,让小龙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火红引擎”。
(走百村看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