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405期 >2025-06-25编印

潼台比武“镇”功夫: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刊发日期:2025-06-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山 海



  6月21日晚,潼台比武“镇”功夫塘坝镇专场在隆鑫商业街热闹开演。潼南创新打造的“潼台比武‘镇’功夫”系列活动,以文化为纽带、以比拼为引擎,开创了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范式。活动以“晒产业、晒好货、晒美食、晒非遗、晒文艺”为主线,搭建起覆盖全区23个镇街的比拼舞台,既是一场群众文化盛宴,更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文化惠民真实有感。活动以“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为核心理念,激活基层文化创造力。各镇街深入挖掘本土非遗、民俗、美食等资源,将红色文化、田园画卷、产业特色融入,唱好产业戏、改革戏、产品戏、美食戏、文艺戏,既展现历史底蕴,又呼应时代脉动,实现花小钱办起大展演。通过“沉浸式”演出形式,潼南将文化惠民从单向输送升级为全民参与,培育出“带不走的乡村文艺队伍”,实现文化根系在基层的深耕厚植。
  从“资源”到“经济”,产业高效融合转化。“潼台比武”以文化创新撬动产业升级,推动“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各镇街将非遗技艺转化为文旅消费场景,如卧佛镇剪纸、玉溪镇石刻等传统技艺通过展演、体验走向市场;同时,依托“一镇一宴”打造特色品牌,蔬菜宴、小龙虾宴等创新业态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活动还通过“文旅百业”联动,推出涪江中国年、柠檬黄·涪江秋等文旅IP,带动乡村旅游人次增长23%,实现“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土味变潮味”的蝶变。
  从“单点突破”到“协同共进”,全域联动比拼进取。活动构建“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场场有亮点”的常态化机制,以露天舞台为载体,形成全区镇街“同台竞技、互学共进”的生动局面。线下打造沉浸式文化集市,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消费闭环,线上通过“全媒体+矩阵化”直播,全网流量突破2500万,做到线上线下齐发力,干部群众一张台。这种全域联动模式,既激发了镇街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也构建起区域发展的协同生态。
  从特色文化到优势产业,从传统技艺到现代发展,各镇街在展演中各显神通,以“比”的精神、“武”的劲头,全面展示了各自特色与魅力,共同绘就了潼南大地丰富多彩的发展画卷。活动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可进一步深化三方面探索:强化数字赋能,依托“数字+生活”理念,开发线上非遗工坊、云端展演平台,扩大文化传播半径;深化文旅融合,探索“景区免门票”与二次消费联动机制,推出更多“夜游经济”“研学旅行”产品,形成消费新场景;完善长效机制,建立镇街比拼成果转化跟踪机制,形成文化品牌IP,让爆红变长红,流量变留量。
  潼台比武“镇”功夫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面映照基层治理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明镜。未来,潼南将继续以文化为引领,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文旅+百业”融合实践,推动各镇街在比学赶超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宽谷·田园城市”凝聚强大动力,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涪江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