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社会·民生总第3407期 >2025-06-30编印

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
刊发日期:2025-06-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昱博



  在当今信息传播极为便捷的时代,网络如同一张巨大的信息网,将人们紧密相连。然而,这张网在传递知识、促进交流的同时,也容易成为谣言滋生与传播的温床。近期,公安部网安局通报的一起造谣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通报称,一位叫曹某林的年轻人,为了博取流量,竟然在看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关新闻后,虚构了“顾高镇政府干部张某某、李某某因购买方便面被通报”的虚假内容,并且伪造政府文件格式发布。后经核查,顾高镇政府从未发布此类通报,文中提及的干部和便利店均不存在,完全是曹某林凭空捏造的谣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荒谬的谣言,却通过互联网迅速扩散开来,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造谣传谣行为必将受到严厉谴责和严肃处理。曹某林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还可能引发公众对政策的误解和恐慌,破坏社会和谐稳定。这种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择手段的行为,是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的。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应该深刻认识到,网络空间的清朗需要共同维护,我们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流量和关注,而忽视了行为的后果和对他人的影响。
  对于广大网民来说,面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在看到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时,不要急于转发和传播,而是要先核实和判断。要相信权威媒体和官方发布的信息,对于那些明显违背常理、来源不明的消息,要保持警惕,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一方面,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造谣传谣行为,对造谣者和恶意传播者依法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平台管理,要求网络平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强对用户发布信息的审核和管理,及时清理和删除虚假信息,防止谣言扩散和传播。
  抵制谣言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共同守护美好的网络家园。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世界中享受到更加健康、安全、和谐的信息交流环境,让网络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有力工具。


(涪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