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更多内容
本报记者 马艾
近日,“潼话田园美·我村我来播”——“潼南村播”品牌计划发布活动在大佛街道北禅书院隆重举行。首批80名村播达人代表及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潼南区赋能乡村人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的重要一步。
活动现场,来自基层的村播达人代表陈颖、周朗各自分享了投身乡村短视频创作的初心与实践感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运用新工具建设家乡的自信风采。紧接着,气势磅礴的百名“潼南村播”齐“打Call”VCR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彰显了品牌计划的广泛群众基础和强大凝聚力。
在大家的期待中,“潼话田园美·我村我来播”“潼南村播”品牌计划正式启动。镇街职工干部、种养殖能手、集体经济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共同按下启动键,标志着潼南区在探索“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活动发布了“潼话田园美·我村我来播”“潼南村播”品牌计划“五大行动”,包括孵化行动、引领行动、晾晒行动、展演行动、竞秀行动,通过系统性支持与资源整合,全方位赋能村播达人成长,旨在打造一支扎根乡土、热爱家乡、具备新媒体素养的新农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云端”力量。据悉,前期通过孵化行动,“潼南村播”品牌计划“夏趣潼南·潮玩宽谷”等话题累计曝光100万+,形成了“短视频挑战赛+话题营销”的立体传播。
“在数字乡村建设浪潮中,培育本土村播力量是讲好潼南故事、推广特色农产品、繁荣乡村文化、带动农民增收的关键抓手。”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潼南村播”品牌计划,就是要让每一位热爱家乡、心怀梦想的普通人,拿起手机、架起镜头,成为潼南山水人文的“代言人”,让潼南的田园风光、乡土特产、乡村文化通过互联网“潼越山海”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潼南村播”品牌计划的发布,不仅搭建了人才培育与价值实现的平台,更将本地特色农产品、生态美景、淳朴乡风通过最贴近生活的镜头语言推向广阔市场,为潼南乡村全面振兴开拓了充满活力的数字新通道。未来,更多带着泥土芬芳的“潼南好物”和田园故事,将借由村播达人们的镜头,飞入千家万户。
“很高兴能够报名参加此次‘村播计划’,会持续通过我的镜头,把村里面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分享给大家,助力潼南乡村振兴。”村播达人陈颖表示。
“镜头是新时代的农具,故事是家乡最靓的名片,让我们拿起镜头当‘新农人’,用故事作‘介绍信’,让潼南声音,乘着流量翅膀飞向远方。让家乡的美,成为刻在全国人民心上的风景!”村播达人、太安镇太平村党支部书记文春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