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凡)“桃子在高温里多待一分钟,品质就多一分风险!”日前,群力镇白兔村的黄桃林里热浪滚滚,果农看着满园熟透的黄桃,心里既喜又急。连日的高温不仅“催熟”了黄桃,也给运输保鲜带来巨大挑战。
关键时刻,一辆绿色的邮政揽收车疾驰而来。潼南邮政揽投团队长刘勇跳下车,来不及擦去满脸的汗珠,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抢收”工作中。这是他主动承担的“分外”任务——跨区域支援,为的就是和高温赛跑,赶在重庆晚班邮车发车前,将这批金灿灿的“致富果”及时送出村。
一个人的“冲锋”,背后是整个邮政网络的支撑。为应对高温下农产品集中上市的难题,潼南邮政分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辟“农产品出村进城”绿色通道,优化揽收路线,调配骨干力量,确保农产品优先揽收、优先发运。刘勇的这次“跨区支援”,正是这盘“助农大棋”中的关键一子。
在黄桃基地,刘勇和工人们一起,搬运、验视、封装、贴单,动作一气呵成。汗水浸透了他的蓝色工装,黏腻的桃毛沾满了他的臂膀和脸颊,在黝黑的皮肤上,印出了一道道“花脸”。经过近两小时的奋战,最后一箱黄桃稳稳地装上邮车,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此时,车外的温度计显示,气温仍接近40℃。
一场紧急驰援,只是邮政人“滚烫”日常的缩影。事实上,在赶赴黄桃基地前,刘勇已经顶着烈日奔波了数小时。下午两点,在凉风垭高新产业园区,他钻进一家电商仓库,清点揽收了300多件包裹,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汗水流进眼睛,他就用湿透的衣角胡乱一抹。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梓潼街道石盘社区,帮返乡创业的瓜农周茂林将几十箱本地西瓜打包发往全国各地。从工业园区的电商包裹,到田间地头的西瓜,再到紧急抢运的黄桃,刘勇和他的同事们用脚步丈量着城乡,用汗水联通着产销。
“我干了29年邮政工作了,夏天都是这么过来的。”傍晚时分,刘勇拧开一瓶矿泉水一饮而尽,他的工服,被汗水反复浸泡又晒干,留下了一圈圈白色的盐渍,这是邮政人独特的“勋章”。
正是有了成百上千像刘勇一样在高温下坚守的邮政人,才构筑起一张遍布城乡、风雨无阻的绿色服务网。他们每一次“滚烫”的奔波,每一次大汗淋漓地装卸,都承载着农户的期盼,满足着市民的需求,生动践行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为潼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