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艾
陈军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
以赣南脐橙残次果高值化利用的成功经验为借鉴,为潼南柠檬产业综合开发与精深加工提供了新视角、新路径。
王辉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研究员、国家级人才
深入剖析了我国调理预制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为我区预制食品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指明方向。
李红艳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
重点介绍了发酵技术在大健康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揭示了科技赋能健康食品的巨大潜力。
苏泓宇
重庆欧美同学会美加分会副会长、中祥源(重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着眼全球视野,探讨了在全球“牛势”背景下,中国猪牛产业如何突破贸易博弈困局,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与升级。
7月2日,青竹荟·海创涪江之潼南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活动在行政中心举行。聚焦助推潼南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特邀食品领域高层次专家、重庆欧美同学会代表齐聚潼南,围绕潼南柠檬产业深加工、预制菜发展趋势、发酵技术应用创新、中国猪牛产业价值链重构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研讨,为我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献智赋能。
活动中,4名专家作食品及农产品产业发展有关成果交流,为潼南食品及农产品产业发展提供高端智慧经验以及资源整合。
“刚刚专家分享的一些案例,无论是优化产品研发方向、布局智能化生产,还是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听完关于发酵技术在大健康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分享,深感科技力量为食品行业开辟新路径。这些创新不仅能帮助企业开发出更具功能性与差异化的健康食品,精准对接消费升级需求,还能凭借技术壁垒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生产效率。”“希望南昌大学的专家可以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以创新技术开辟柠檬产业新增长点,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抢占市场先机。”主题分享后,与会人员纷纷围绕潼南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了热烈交流与探讨。
本次座谈会充分展现了潼南食品产业蓬勃的内生动力,为农产品加工链擘画了新蓝图。“感谢各位专家、企业家代表为潼南产业发展精准把脉、开方施策。诚挚希望各位专家能将创新事业布局潼南,将科研成果落地潼南,我们将以‘青竹荟’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强化科技支撑,借助南昌大学重庆研究院创新平台资源突破生产技术瓶颈,实现降本、提质、延链目标。”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会前,专家一行先后到重庆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朴真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重庆玮益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深度“把脉”企业发展现状和技术需求。
(青竹荟·海创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