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社会·民生总第3410期 >2025-07-07编印

积厚成势 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刊发日期:2025-07-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桂林蔬菜基地。特约摄影 张斌

扫码看更多内容

  

近年来,潼南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等29个国家级农业示范项目,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金字招牌”。未来,将瞄准重点项目,迭代产业体系、重构创新生态、深化国际合作,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问计涪江丨我为潼南区“十五五”发展献一策》第二期“积厚成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于6月13日推出话题,邀请广大网友围绕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农业出口贸易、种业创新、数字农业等建言献策,吸引了众多心系家乡发展的朋友投稿留言。本期《建言献策》选登部分优质稿件供决策参考。




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建言者:钟钟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走深走实。为此建议,围绕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提升现代种业基地。种业基地是良种保供的“压舱石”。优化种源基地布局,大力推进基地现代化建设,提质建设油菜、蔬菜、柠檬、水产等良种繁育基地,强化应急供种保障,提升种源保障能力。
  二、壮大优势种业企业。企业是创新主体,种业振兴的骨干力量。聚焦种业阵型企业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发挥种业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加工贮藏、包装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推动与金融、科研、基地对接合作,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格局。
  三、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发挥重庆(潼南)农科城的聚集作用,加强与西南大学、南昌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在油菜、蔬菜新品种引育、新材料筛选、新模式创新、新技术集成、新农机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切实解决种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升种子种苗产量和质量。
  四、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种业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优化人才结构,充实种业管理队伍;加大种业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做好种业人员更新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水平。
  五、推动成渝深度合作。成渝地区产业协同、优势互补、平台共建,可组建泛涪江流域种业创新联盟,在柠檬、蔬菜、油菜、畜牧、水产等品种选育、种苗培育、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推进成渝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宅基地审批规划
建言者:一身正气的汽水
  加强宅基地审批规划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布局散乱、超标占用、利用率低等问题,建议通过科学规划加以规范。
  一、健全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宅基地面积标准审批,坚决杜绝超标准批地、一户多宅等现象,为未来乡村发展预留充足的用地空间。
  二、注重整体规划。在选址上避开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区,优先利用荒坡地、闲置地等非耕地资源。同时制定统一的建筑风貌指引,规范房屋高度、外立面、色彩等要素,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建筑形态。注重保留区域特色,在统一规划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潼南辨识度的乡村风貌。
  三、创新利用方式。鼓励通过统一规划、联建共享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比如推广多层住宅、集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对闲置宅基地要建立退出机制,通过有偿退出、流转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
  四、加强过程监管。建立宅基地动态监测办法,对审批、建设、使用各环节进行跟踪管理,定期开展宅基地清理整顿,及时查处违规行为。




“潼南绿”加快向全国蔬菜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建言者:爱喝凉水的树
  蔬菜是潼南农业的拳头产品和金字招牌。作为成渝地区“菜篮子”和蔬菜保供核心基地,建议“潼南绿”加快向全国蔬菜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标准化建设。加快老旧设施蔬菜基地改造,提档升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蔬菜标准园,完善蔬菜基地内的排灌设施、冷藏库、设施大棚等基础设施,提升蔬菜基地生产潜力。
  绿色化生产。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加大农资执法力度,加强蔬菜产地农残检测,蔬菜品质检测,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
  品牌化运营。发挥“潼南绿”商标品牌作用,建设“区级公用品牌商标+自有品牌商标”的品牌矩阵,形成品牌合力,扩大潼南蔬菜在全国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数字化赋能。利用数字农业大脑、奉民菜园AI驯化大模型等数字平台,指导蔬菜产业结构性调整以及品控监测,以数字引领蔬菜产业变革。



聚力打造西部丘陵地区农业现代化标杆
  建言者:bb443
  潼南是农业大区,产业发展有基础有条件,加快推动农业强区建设,建议聚焦全产业链升级、科技赋能、城乡融合、绿色转型四大核心,聚力打造西部丘陵地区农业现代化标杆。
  锚定“集群引领”产业体系,夯实强区根基。壮大蔬菜、柠檬和油菜3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全国油菜制种大县,培塑供港“北纬30°生态菜”高端标识,打造世界柠檬第一品牌,提升生猪、中药材、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培育“小而美”增长极。
  强化“科技+数字”双轮驱动,激活内生动力。深化农科城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扶持力度,鼓励加大研发投入,争取更多科研平台落户。大力发展“数字新基建”,迭代升级农业数字大脑和柠檬产业大脑,拓展应用场景,赋能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深化“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提升产业效益。推动农业与加工、文旅、电商等深度融合,打造“中央厨房”式产业集群,构建“农业+”多元业态。依托涪江、琼江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创新发展“五有”共享经济,大力实施“村播”计划,培育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科普研学等新业态,打造“世界宽谷·田园城市”新地标。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厚植生态优势。加快推动农业从“高消耗”向“可持续”转型,实施“沃土工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降低面源污染,强化绿色品牌认证,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感谢大家为潼南积厚成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提供妙计良方,请持续关注活动,继续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问计涪江|我为潼南区“十五五”发展献一策 积厚成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