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要闻总第3425期 >2025-08-11编印

预防登革热 打好“防蚊战”
刊发日期:2025-08-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开展蚊媒监测。

  

本报讯(记者段东敏吴鑫袁王浪)“家里蚊子最近特别多,本以为做好药物喷洒就行了,直到疾控人员在我家泡菜坛子里找到了蚊子幼虫,才知道原来危害这么大。”家住桂林街道水晶翠园小区的廖女士说。
  当前蚊虫活动进入高峰期,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蚊媒传染病疫情传播,保障群众身体健康,连日来,我区积极开展蚊媒应急监测工作。
  8月5日一大早,在水晶翠园小区内,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重点排查泡菜坛、水缸、水桶等易积水处,提醒居民要定期清理积水容器,保持环境整洁,避免蚊虫活跃期在树荫、草丛等蚊虫密集区域长时间逗留。
  据了解,我区通过布雷图指数法实时监测蚊媒密度,评估蚊媒疾病传播风险,将原每月两次的蚊媒监测频次调整为每日一次应急监测,以东西南北方位选取四个监测点位,覆盖医院、建筑工地、汽车修理厂、花鸟市场、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
  监测结果显示,如出现输入病例,我区存在蚊媒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后续区疾控中心将持续强化蚊媒监测,开展风险评估并发布健康提示,及时将布雷图指数超过安全阈值的区域反馈给属地镇街部门,针对性提出处理建议,动态调整防控策略。
  区疾控中心提醒,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群众需做好环境治理和自我防护。一是清除蚊虫孳生地,定期清除家中积水,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并清洗根须,减少蚊虫孳生;二是做好个人防护,家里安装蚊帐、纱门纱窗,使用蚊香、电蚊拍等,必要时使用正规杀虫气雾剂,注意通风安全,户外穿浅色长袖衣裤,涂驱蚊药,避开清晨、黄昏蚊虫活跃时段去草丛、树荫处。三是主动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四是密切配合防控,支持蚊媒监测、参与环境消杀、宣传防控知识、共建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