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427期 >2025-08-15编印

推动城市更新 提升民生福祉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城
——从“半年报”看涪江奔腾之势④
刊发日期:2025-08-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晚霞醉潼城。特约摄影 王华侨

  

本报记者 刘文静 彭春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今年以来,潼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加快建设宜居活力智慧有尺度的滨江新城,上半年城市建设投资同比增长532%,一批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稳步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加速推进。
  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潼南校区二期建设现场,施工紧张有序、按节点推进。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25至36号楼主体结构和二次结构已完成,正在进行外墙装饰和室内装修,确保9月如期开学,迎接1.2万名师生到来。
  今年以来,多个民生领域项目齐头并进。潼南火车站升级改造工程进入冲刺阶段,建成后将显著提升运输能力和旅客出行体验,强化区域交通枢纽功能;碉楼坡城市更新项目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建设80年代主题文化街区,活化历史记忆。截至目前,全区38个老旧小区改造续建项目中,23个已完工;新启动的11个项目已全部进场施工;同步完成老旧电梯更新改造16台,其中11台已投入使用;持续推进的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跃升至80%以上。
  “以前的路坑坑洼洼,晚上出门都提心吊胆。现在路平灯亮,新电梯一按就到家!”在梓潼街道现代庄园小区焕然一新的院坝里,张阿姨的喜悦溢于言表。平整的步道、规范的停车位、运行平稳的新电梯,是潼南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的缩影。
  由“老破小”变身“幸福里”,在老商务局集资楼改造现场,项目负责人杨泽友正指挥工人搭设脚手架、粉刷楼道,“面子要美,里子更要实。除了楼体翻新,地下管网更新、停车位增设等基础工程同样重要,这关系到居民长久的居住体验。”
  “老旧小区改造关系千家万户生活,也体现城市治理水平。”住房城乡建委物业管理中心负责人张昭华表示,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居民急难愁盼,按照“先基础后完善、先功能后提升”原则,扎实推进改造工作,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在揽江山居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现场,材料员正用扎带式二维码对进场钢筋进行封样。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是我区为城市更新项目筑起的质量安全防线。通过唯一性标识进行原材料取样,让每根钢筋都有了“电子身份证”,实现从进场验收到检测使用的全流程追溯。
  为保障城市更新工作顺利推进,区住房城乡建委建立了“前端服务+过程管控+长效运维”的全周期管理机制。前期强化资金筹措和审批服务;中期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后期重点抓好物业管理和隐患排查整改。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和智慧化管理手段,持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确保更新项目高质量完成。
  “城市更新既要重效率,更要保质量。”区住房城乡建委城市提升科负责人李明表示,下一步将坚持民生导向,聚焦重点项目,强化机制创新,注重文化传承,扎实推进各项更新任务。同步编制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十五五”城市更新规划》,努力打造让群众有获得感、城市有提升度、发展有带动力的精品工程。


(奔腾向前 实干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