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综合总第3433期 >2025-08-29编印

高速“面具惊魂”绝非玩笑 道路红线不容“戏耍”
刊发日期:2025-08-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卫平



  近日,一则“长深高速上有人戴恐怖面具惊吓过路车辆”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据杭州高速交警通报,涉事者为萧山区某校外籍教师Hugo,其在乘车途中佩戴恐怖面具,被同向车辆人员看见,虽未造成交通事故,但严重干扰行车秩序,当事人已被警方严肃批评教育并公开道歉。这场“面具惊魂”,表面是一场闹剧,实则敲响了交通安全的警钟,也为潼南持续推进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再添一剂“清醒剂”。
  高速公路上,车速动辄每小时百公里以上,任何一瞬间的分心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视频中那张一闪而过的惨白面具,就像一道突如其来的视觉干扰,强烈冲击其他驾驶员的注意力,极易引发操作失误甚至严重事故。正如潼南区公安局交巡警在日常宣传中不断强调的:“分心一秒,危险万分。”无论是低头看手机、伸手取物,还是戴恐怖面具“戏耍”,都是在拿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冒险。
  杭州警方对此事的处置值得肯定。他们没有因为“未发生实际事故”而放宽标准,而是迅速锁定当事人,依法予以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公开道歉。这种“安全无小事,违法必究”的执法理念,与潼南一直倡导的交通安全管理原则高度契合。在日常工作中,潼南始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无论是城区路口对电动车骑乘人员不戴头盔的劝导,还是乡镇道路上对农用车违规载人的制止,都体现出对微小隐患“零容忍”的态度,因为每一次宽容都可能埋下事故的种子。
  该事件也反映出部分交通参与者对安全风险的漠视。随着潼南城乡路网不断完善,高速、国省道与农村公路交叉贯通,车流人流量显著增加,更需要每个人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类似的风险行为并不罕见:曾有村民突然横穿国道致车辆紧急避让引发追尾,也有驾驶人在高速上抛洒物品险酿事故……这些行为的本质与“面具事件”相同,都是将个人随意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
  警方“宽严相济”的处理方式,既教育了当事人,也借助舆论关注有效警示了公众,这与潼南采用“接地气”方式开展宣传的做法不谋而合。近年来,潼南持续推进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通过方言短视频、田间宣讲、案例展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交规常识,提升大众安全意识。
  这起发生在杭州的个案,为潼南每一位交通参与者敲响了警钟——交通安全没有旁观者,更没有“玩笑”可言。无论是行驶在渝遂高速潼南段,还是穿梭于乡村小道,无论是驾驶人、乘客,还是行人,都应当牢记“规则就是生命”。潼南持续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正是希望将“敬畏规则、文明出行”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从源头预防事故的发生。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潼南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区的进程中,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更是每一个家庭幸福的保障。唯有每个人都摒弃“侥幸心理”,守住“安全底线”,才能让城乡道路更畅通、出行更安心,真正让“平安”成为潼南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色。


(涪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