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段东敏吴鑫袁王浪)近段时间,古溪镇1.2万亩佛手迎来采收期,漫山遍野的佛手树郁郁葱葱,金黄的佛手挂满枝头,果香四溢。这一特色产业不仅让种植户尝到了甜头,更让众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走进古溪镇华佗村佛手种植基地,20余名村民正穿梭林间,熟练地进行采摘、背运、装车,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我常年在基地从事除草、修枝、打药、采摘等工作,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基地不用工的时候就在家种种地、养养鸡鸭鹅,既能照顾家里老人,又能增加收入。”基地务工村民周南富乐呵呵地说。
据基地负责人邹卫东介绍,该基地种植佛手5000余亩,今年产量预计200余吨,常年有近40名村民在这里务工,每年为他们发放工资近70万元。
据悉,佛手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是常用的中药材,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等功效。古溪镇的佛手为“川佛手”,药用价值更高。当地通过邀请村播达人进行直播带货的形式,线上日销佛手300多斤,助力佛手走向全国各地。
为提高佛手附加值,克服季节性销售难题,当地还引进了切片烘干设备,打造佛手片加工车间,日均加工能力达40吨。
“目前,全区佛手种植面积达1.2万亩,已开发出佛手酒、佛手蜜饯、佛手片等产品,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延伸佛手产业链,开发佛手香茶、精油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百村看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