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社会·民生总第3439期 >2025-09-12编印

警惕“解压神器”成“放毒暗器”
刊发日期:2025-09-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卫 平



  近日,《财经调查》曝光了解压软泥玩具中含有有毒硼砂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些色彩鲜艳、手感奇特、号称能帮助减压的玩具,正在悄然成为孩子们身边的潜在危险。
  硼砂作为一种工业化学原料,常被用于陶瓷、玻璃等制品的生产,但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研究表明,硼砂成人1-3克即可中毒,儿童误食5克即可致死;而硼元素迁移量国家标准建议不超过300 mg/kg,新闻报道中记者送检的4款成品却全部爆表,最高达5712 mg/kg。这不是“概率游戏”,而是摆在眼前的化学危机。
  在潼南,我们不难发现这类软泥玩具的身影。学校周边的小卖部、文具店,甚至是一些大型商场的玩具柜台,都能看到它们被摆在显眼位置。这些玩具通常包装鲜艳,价格低廉,再加上“解压”“创意”等营销噱头,很容易吸引孩子和家长的注意。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这些玩具潜在的危险一无所知。他们或许被商家“无毒环保”的宣传所迷惑,或许简单地认为“大家都在玩应该没问题”。这种认知上的盲区,恰恰给了不良商家可乘之机。
  每逢开学季,区市场监管局都会加大对玩具市场的监管力度,定期对市场上销售的各类玩具进行抽检,并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对不合格产品立即下架处理。为营造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也呼吁本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学校和家长也需要提高警惕。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这些潜在危险;家长在购买玩具时需更加谨慎,选择有安全认证的正规产品,而不是仅仅被外观和价格所吸引。
  孩子的健康安全不容妥协。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奇玩具,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批判的眼光。只有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构筑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线,让他们远离“毒玩具”的危害,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涪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