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彭 春 刘文静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不仅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那么,哪些费用将被减免?覆盖哪些人群?按什么标准减免?
根据政策,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比如,某民办园经批准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月800元,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为500元,政策实施后,公办园大班儿童就不用再交保育教育费,民办园大班儿童只需交差额部分,也就是300元。
那么,该项政策在我区的落实进展如何?家长和园方又有怎样的反响?放学时分,记者在各幼儿园门口看到,不少家长陆续来到校门口接孩子放学。据家长们介绍,各幼儿园目前已按照政策暂免了学前一年的保育教育费,大家对该政策赞不绝口。
“这个政策太好了,给我们家长减轻了经济压力,一年能省好几千元钱,这些钱能给孩子买点学习用品,或者带他出去长长见识,让孩子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且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确感受到政府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对普通家庭的关怀。”学生家长伍月说。
莲花幼儿园教师陈飞雪表示,“这充分说明国家在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上的决心,我们一线教师倍感鼓舞,也将全力以赴,确保孩子们在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请家长们放心。”
这其中,也有部分家长担心,保育教育费减免了,幼儿园的运营会不会受到影响?教学质量会不会降低?
《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对幼儿园予以补助,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惠及约1200万人。
近期,我国连续推出的包括育儿补贴、免保育教育费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不断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一系列政策措施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不断完善,生动反映出国家根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持续精准施策。我们期待,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将有更多资金和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向人的全面发展投资,切实推动社会公平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