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435期 >2025-09-03编印

卧佛镇:产业聚链 跑出镇域经济“加速度”
——从“半年报”看涪江奔腾之势⑦
刊发日期:2025-09-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卧佛镇马龙山航拍。(。(资料图))

  

本报记者 张峻豪 李彦亭



  立足“两山一水库”生态资源本底,卧佛镇聚焦特色产业提质、共享经济创新和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系统构建“产——加——销——游”一体化产业链,推动镇域经济跑出扩量提质“加速度”,产业发展效益持续提升,乡村振兴动能不断增强。
  初秋的横房村,连片金丝皇菊迎风舒展、长势喜人,村民刘大爷正在田间细心除草管护,静待丰收。“自从村里发展金丝皇菊规模种植,我家5亩地全种上了,去年收入翻了一番!”刘大爷满脸笑意地说。这朵“致富花”不仅让村民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成为卧佛镇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除了这朵“致富花”,该镇持续大力发展特色经果产业,已形成柑橘、桃李、枇杷等多品类水果体系,四季轮番上市、全年供应不断。天台村村民杨大姐告诉记者:“我在果园工作,每月有1000多元的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真的很满意!”特色经果产业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果盘子”,更成为农民增收的“金果子”。
  “我们不满足于有什么发展什么,而是系统谋划缺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卧佛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以2家强村公司为平台,今年引入社会资本超600万元,推动特色农业持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在上游,聚焦生态种植,持续培育天台山大米、金丝皇菊等5个特色品牌,其中2个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特色经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涵盖十余个种类,可满足游客采摘与市场消费的多样需求。中游则强化加工转化能力,针对金丝皇菊,农户只管种植,加工、品牌和销售则由镇强村公司统筹运营;新引进的川安医药项目,对道地中药材进行初加工生产,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下游,积极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推出“我在卧佛有块地”云认养小程序,吸引企业和游客认领土地150余亩、认养果树300余棵、预订水果近万斤,通过举办渝西山乡年俗文化节等特色文旅活动、培育村播达人等方式,持续扩大旅游影响力,把农田、果园变成市民的“云端农场”和体验式休闲目的地。升级改造5家精品民宿,周末游客接待量稳步提升。深挖天台山历史文化资源,成功入选重庆市第三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推进古寨城墙修缮、环寨步道升级和微景观打造,积极创建AAA级旅游景区。
  “节假日、周末客多的时候房间得提前预订!”天台山“天池人家”民宿老板老丁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天台山有山有水,有古迹有人文,来耍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当地村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据统计,卧佛镇已带动3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文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3%,镇域经济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我们将持续做好‘两山’文章,推动资源要素进一步向特色产业和农文旅融合领域集聚,不断擦亮‘渝西山乡’金名片,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卧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奔腾向前 实干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