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悦读·副刊总第1938期 >2018-11-14编印

冬 日 芦 花 美
刊发日期:2018-11-1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刘昌宇
  时光悠悠,不觉又进入到立冬时节。午后,一个人拿起相机,背着画夹,往渠塘、沟壑边去,不为别的,只为找寻那冬阳下飘逸、摇曳的芦花。
  自小就喜欢芦花,喜欢它的多姿,长长的茎秆上布满了一团团、一簇簇暗红的花蕊,如鸡毛掸子似的随风飘摇,煞是惹眼。待到初冬,白霜弥漫乡野,暗红的芦蕊纷纷憋不住抽穗开来,不到几天的工夫,山塘边、野坡上、沟谷里一片片的芦花都次第怒放。冬霜染白了芦羽,给初冬的田野增添了曼妙的意境,小小的芦花赋予了人们无尽的诗意,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芦花都有深情的描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说的是恋人相约于芦苇荡,痴痴等待,漫漫的芦花却迷失了人眼,久不见意中女郎,猜想有情人定然伫立在水之岸,芦花畔上。诗中的蒹葭指的就是芦花。千百年来,芦花的美常常让人浮想联翩,唐朝诗人雍裕之对芦花有着深情的描述:“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诗人把芦花比做雪,铺天盖地的气势,让在芦苇丛里打鱼的渔民都分不清了方向,可想那飘扬的芦花,是何等的惹人心醉。
  小小芦花历经了野霜的浸染,丝毫没有半点低头的意思,在飒飒的北风里,反而精神劲儿更足了,那坚挺的身骨,如长箭般直指苍穹,那飘逸的芦羽,又似长缨挥动,摇曳的风采,让人忍不住按动快门,拿起画笔,选景、构图、一次次定格、一笔笔临摹,恨不得把最美最艳的一幕,永久地珍藏在记忆的深处。
  乘着阳光明媚,我一边走,一边不停地选着场景,照完了相,我又拿起画笔,把飘飘洒洒的芦花摄进了小小的镜头,把纷纷扬扬的芦羽绘进了小小的画布。一天下来,满眼都是芦花的身影,没有视觉的疲劳,没有奔走的劳累,不虚此行的背后,收获的是欣喜和惬意。
  回来的路上,我一遍遍回想着徜徉野外与芦花亲密接触的点点滴滴,思绪久久难平。从儿时三五成群去芦苇丛里抓虾摸鱼,帮着父亲去沼地里收芦苇,编草席,再到中年时去荒郊野地去采风写生,每一次点点芦花都把我的生命装扮得丰饶而美丽。芦花飞舞间,是满舱的鱼虾,那肥美的生灵,伴我走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那雪白的芦羽沾得我和父亲满头满脸,却让我们一家生活上有了着落,我也靠着父亲编草席的钱,走进了大学;如今,再见芦花,那份依恋和感激之情依然强烈。
  晚上,洗过澡后,身心俱爽,靠在沙发不觉睡去。恍惚间,似又走进了一片芦花纷洒的世界,蓝蓝的天,清清的河水,白白的芦花,如梦如幻,让我沉醉其间,久久不愿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