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万洪为患者做手术。
患者送来锦旗。
周万洪了解患者病情。
周万洪正在为患者诊疗。
全媒体记者徐旭
人物档案
周万洪,医学硕士,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主要从事肾病内科及血液净化工作,先后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进修。能准确诊治肾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能准确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并处理各种透析并发症,能熟练开展各种临床操作、临时及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置入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肾活检穿刺术及复杂血管通路处理,先后多次获得重庆医科大学教学相关奖励。
“周医生,谢谢你的全力救治,如今我父亲情况稳定。”
“周老师,感谢你曾经的严厉带教,近年来我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患者的认可时,真的很开心,特别有成就感。”
……
最近这段时间,区人民医院肾内科办公室,医师周万洪打开他的微信,几条信息让他备感欣慰。
“你看,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好一件事,没有做不成的。像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老师,也是孩子的父亲,这几样身份重叠时,面对患者,你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帮助他们祛除疾痛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周万洪说。
他立志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难的事也能做成功。这句话也印证了周万洪的成长经历。
1989年,一名年仅10岁的小孩因患肾炎,身体浮肿到当地的乡镇卫生院看病,但孩子病情迅速恶化,不多久便肾衰竭而死。作为事件的见证者,周万洪心理产生了很多疑问:如果孩子当时选择去的是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面对的是更专业的医生,孩子是不是就不会遗憾的离开?这个想法让他萌生了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者的想法。
“因生命所托,性命所付,那时觉得医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如今二十年从医经历下来,这个想法更是坚定。”周万洪说,或许正是由于这个信念,驱动着他这些年的励志求学路。从初出茅庐的专科生到本科、读研甚至当下,他一刻也没放松学习。
周万洪告诉记者,他读研时选取的专业即为肾脏学。为何选择这个专业,还与他一位亲人的经历有关。那年,他的小姨因肾脏病,踏上了求医路,所幸经过透析、移植等治疗,病情不断好转。“对于基层百姓来讲,不幸患上重症后,求医之路的心酸,我真的深有体会。从那以后,我就想自己以后一定要做一名合格的肾脏科医生,力所能及的去帮助患者。”
周万洪认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并没有字面上听着那么容易,首先是他必须具有医者仁心和良好德行,其次是在专业上,持之以恒的抱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不断学习,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更少伤害的治疗方案,同时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及家庭接受情况。向着这个目标,他一直努力着。
他全力当好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家住柏梓镇的村民唐代兵是区人民医院的“老病号”了,2017年10月,他因长期透析,反复穿刺,血管内膜增生形成的血栓,堵住了透析的通路,危及生命。
“周医生,我们不转上级医院,你来给我们做手术。我都听隔壁的病友跟我说了,我们相信你的技术。”在患者的请求及信任下,周万洪带领团队取血栓、扩张血管,将患者的自体通路打通,可以说面对疾病,他们打了一场硬仗。患者第二天便接受了透析治疗。
记者了解得知,像唐代兵这样的情况,要是之前,需要转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而随着周万洪医生的到来以及区人民医院三甲医院的等级创建,如今,肾脏疾病患者基本实现了不出区,便能看上病、看好病。
“我们一直在致力提升规范化治疗水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项民生事业,对于基层百姓来讲意义重大。我们也不敢懈怠。”周万洪介绍,虽然医院肾脏科刚成立不久,但肾脏疾病的精准治疗已开展的较为成熟了,人才梯队的建设、医疗环境的改善、质量安全管理等各方面都在持续提升中。他希望通过自己及团队的努力,将区人民医院肾内科打造成为区域肾脏病患者的规范化治疗中心,当好一方百姓的健康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