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秀打扫猪舍
特约记者 李代良
“只要有了镇上批的这个手续,我就可以请人拉材料,动工修建养猪场啦!”5月初,贫困户陈家秀刚从塘坝镇农服中心拿到修建猪场审批书,脸就笑成了一朵花。“看来,我今年饲养500头猪的愿望能实现了。”陈家秀说。
养猪摘掉“贫困帽”
陈家秀今年48岁,是潼南区塘坝镇觉山村4社建卡贫困户。为了早日揭掉贫困帽子,2016年10月,她借款20万元利用屋后空地建了一个养猪场,养了10头母猪,7只青猪,当年获得了6万多元的收成,从此尝到了养猪赚钱的甜头。
2017年,她又修建了10个母猪圈,12个青猪圈,养了10只母猪,45头青猪,获得了15万元的大丰收。
此后两年,陈家秀咬定养猪这个产业不放松,每年都要饲养七八十头猪,成了闻名潼南的“养猪状元”。2019年,她被评为重庆市“脱贫致富先进个人”。
谁知2019年夏天那场猪瘟,陈家秀前进在小康路上的脚步受到了很大的阻扰。由于2只猪仔感染病毒,她不得不含着热泪,埋掉140头活蹦乱跳的架子猪,造成了高达30万元的经济损失。后来虽然政府发了97000元补贴,保险部门也理赔了21000元,但她仍然蒙受了20多万元的损失。
义无反顾再创业
但是,突如其来的猪瘟并没有击倒有着坚强性格的陈家秀。今年春节那几天,她一边宅家抗击新冠肺炎,一边召开家庭会,谋划起了贷款70万、饲养500头猪的崭新蓝图。
谁知她的丈夫不同意。他说,“养猪这个行业风险大,万一再次遭受猪瘟这样的闪失,家里就会血本无归,又怎么脱贫致富,养猪不如打工挣钱稳当。我在福建做木工,月月拿的是现钱,那是一点风险都没有啊!”
陈家秀却说:“养猪肯定有风险。但有政府强力支持,即便有风险也能挺过。何况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怕担风险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前些年我养猪赚了多少钱,你们心里都有数。而你们挣那两个钱,除了生活费、车费、旅馆费,还能剩下几个呢?更不要说照顾家里了。还有最关键的问题,你们没有看到养猪赚钱这个商机。现在市场上的猪肉都卖到30来块钱一斤了,你说一头猪要赚多少钱呢?我们必须当机立断,大起胆子干一把,抓住这个机会来养猪啊!”
她的儿子郑佑清说,养猪这钱来得慢,没有十来个月看不到效益。而他在重庆跑快递,每月要挣二三千块钱,相当于陈家秀喂一头大肥猪。因此,他决定疫情一过,再回重庆送快递。
陈家秀说:“儿子说的也有道理。问题是我走了哪个照顾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呢?……干脆这样吧,你们出去打拼,我在家里打拼。我们来个大PK,看看哪个挣钱多。”
致富路上信心足
陈家秀说干就干。她先是向潼南区农业农村委申请了70万元发展生猪的贷款,接着又以每亩200元的租金,流转了100亩土地,用来种植红苕、包谷、青菜之类的猪饲料。
过去,陈家秀的猪场建在她家屋后,但是那个猪场太小,一次只能饲养100头猪。而现在,陈家秀计划每年饲养500头猪,原来猪场哪里容纳得下呢?
因此,陈家秀准备修建一个现代化的大猪场。这几天,她起早贪黑,正在组织工人挖基础、拉材料、安水管,加班加点地施工,预计月底即可竣工养猪。
“养猪的饲料我不发愁。因为我在东北一家饲料公司订购了玉米,他们送货上门,保证供应。”陈家秀说,她曾经学过一些兽医知识,除了猪崽阉割不会之外,给猪打针、治病、消毒、防疫,她都样样精通。
目前,陈家秀圈里已经养有26只母猪,其中18只已经配种,4月份地都在陆续产仔。以一头母猪一年两窝、平均每窝产仔10只的标准计算,今年饲养500头猪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至于收入嘛,哈哈……”陈家秀伸出5个指头神秘地说,“除去成本,一年赚个50万元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