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罗列通讯员付婷婷)清淤泥、挖沟渠、铺石板、调试设备……近日,记者在梓潼街道前进村上北禅提灌站看到,农机技术人员正在对提灌站的电机、水泵、阀门进行全方位检修。
据介绍,上北禅提灌站地处涪江边上,站内有2台设备,之前因水位上涨和机器老化影响,导致机房电机、电路等不同程度受损,无法正常使用。“我们组织了懂技术、有经验的检修人员,经过3天的紧急抢修,终于排除了设备故障,恢复了提灌站的正常使用。”梓潼街道农服中心技术员薛廷育告诉记者,提灌站修好后,有效灌面将达到3000亩以上,大佛片区的水稻和其它农作物生产用水就不愁了。
近来,降水偏少,一些地方出现旱情,部分村(社区)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农作物灌溉出现暂时困难,为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梓潼街道抢抓时机,积极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对辖区内的农村机电提灌设施进行检修,确保提灌站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与此同时,还组织农服中心工作人员为村民大春生产调配物资、提供技术保障,及时开展打井、提水、送水,应急避旱等救助活动,助力灌区群众开展农业生产。
“目前,红岩嘴、青岩嘴、上北禅等5个提灌站,18套提灌设备,通过连日来的检修,已能正常运行,保障了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梓潼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