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总第2397期 >2020-07-14编印

动态监测准确预警 6项措施精准发力
潼南为防止脱贫户返贫安上“双保险”
刊发日期:2020-07-1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纳入监测对象的贫困户,在蔬菜基地务工。

纳入监测对象的贫困户,在蔬菜基地务工。

贫困户李朝怀改造后的房子。

贫困户李朝怀改造后的房子。


  

全媒体记者 李松 特约通讯员 李代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如何确保我区15517户、53608名建卡贫困户脱贫之后不返贫?近日,我区制定了《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为防止脱贫户返贫安上了一道“双保险”。

动态监测防返贫
  主要监测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即脱贫不稳定户),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即边缘易致贫户)。监测对象家庭成员原则上以公安部门户籍人口为准,对“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的情况,以实际共同生活为准。
  监测的范围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左右的家庭,“两不愁三保障”任意一项动态出现问题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
  监测对象识别流程是,以镇街为单位组织开展,通过农户主动申报、基层干部及帮扶干部走访排查提出初步名单,由驻村干部、村(社区)干部、帮扶干部、村级扶贫信息员录入渝扶贫APP(电脑端为重庆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相关行业部门筛查比对,将比对结果返回给镇街后,再组织镇村干部、信息员核实并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区扶贫办协同相关部门对监测对象适时组织人员进行检查抽查。
  纳入监测对象的,由镇街落实监测责任人,每周不少于1次对平台信息进行跟踪和更新,每月扶贫办对上月数据信息进行监测对比,对存在较大返(致)贫风险的及时启动预警,采取相应帮扶对策。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区扶贫办主任廖世祥介绍,我们提前把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已脱贫户纳入监测范围,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一旦出现返贫和新致贫,我们将及时纳入建档立卡,实施精准帮扶。
  及时发现,动态跟进,措施精准。潼南对监测预警的不稳定户采取六项帮扶举措,确保每人每户脱贫不掉队。

“6项措施”助脱贫
  一是产业帮扶。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的监测对象,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动其发展生产。
  二是就业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劳务扶贫协作、扶贫车间建设等,帮助其转移就业。统筹利用公益岗位,多渠道积极安置监测对象。鼓励监测对象参与农村项目建设。
  三是综合保障。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
  四是临时救助。对因病、因残、因灾及意外变故返贫致贫的家庭,及时落实医疗救助、残疾救助、灾害救助、价格补贴等临时救助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
  五是扶志扶智。引导监测对象通过生产和就业脱贫致富,对自强不息、稳定脱贫致富的监测对象,探索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倡导赡养老人、扶养残疾人。
  六是其他帮扶。鼓励各镇街、区级相关行业部门创新帮扶手段,多渠道筹措社会帮扶资金,为监测对象购买保险,及时化解生产生活风险。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助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