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龙
秋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在这一天太阳开始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进入昼夜等长。同时,空气中也开始洋溢着一抹秋的芳香,让生活宛如浸在一场秋梦。而在古时,秋分同样也是一场民俗的序幕。
“秋分到,蛋儿俏”。古时秋分,人们会选择一个刚生下四五天且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将它放在桌子上尝试着竖起来。由于挑战的过程颇具乐趣性,所以常常让人乐此不疲,以至于从古流传至今,依旧风靡不减。
说秋,同样也是古时农村颇为流行的风俗。这在我儿时生活的老家至今仍留有古韵。在秋分这一天,村里的老人会挨家串门,说一下这天的风俗并送上秋季的祝福,让整个村子顿时溢满了秋的味道。
当然,要说秋分最为隆重的民俗要数祭月,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我国各地至今仍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比如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祭月也从官方开始成为了民间的习俗。在这一天,民间会设大香案,点红烛,摆上月饼、西瓜、葡萄等祭品,然后将“月神”牌位放在朝向月亮的方向,全家人随后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除了上述民俗,这一天若是有人家举办宴饮,主宾间必会玩投壶游戏。主人首先会设一壶,然后客人们依次用手向壶内投矢,胜者倒酒给败者喝,以示惩罚。
除了活动,吃在这一天也颇为讲究。在岭南某地,古时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这天全村的人都会去采摘一种名为秋菜的野苋菜,然后回家将其与鱼片一同做成“秋汤”。秋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野苋菜因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还有助于增强身体健康。当然,秋分喝“秋汤”最重要的还是寄托了人们祈求家合事兴,身体健康的愿望。
粘雀子嘴,也是秋分时一大关于吃的民俗。在这一天,农民都会按习俗做面雀,吃面雀。“面雀”是将糯米粉揉成面团,然后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种糯米点心。此外,由于秋分时迎来了秋季的丰收,这时会有许多小鸟去稻田里偷食稻谷。为了防止鸟儿们祸害庄稼,人们会将面雀用竹签串在一起,然后扔进田里,小鸟吃了面雀后嘴巴会被黏住无法再祸害庄稼,粘雀子嘴之名也就由此而来。
秋分,在一曲古韵里话秋事,观秋景,品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