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吴鑫袁王浪)9月24日,鄂湘渝川黔滇六省(市)柑橘木虱(黄龙病)联防联控工作培训会议在我区召开,共同研讨推进柑橘黄龙病系统治理工作,全面提升区域重大植物疫情治理水平,切实保障柑橘产业安全和农业增产增收。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是由亚洲韧皮杆菌所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柑橘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虽然目前重庆尚未检测到柑橘黄龙病菌,但临近的四川宜宾、湖南湘西州两地已出现该病害,做好提前预防至关重要。
“柑橘木虱最大的危害性就是当它带有黄龙病菌的时候,要结合它的生物学规律进行防控,重点抓嫩梢期,我们主张春夏秋梢的时候集中防控。”西南大学研究员周常勇介绍。
全国农技中心植物检疫处处长冯晓东表示,针对目前重庆还没有柑橘黄龙病发生的情况,要更多地关注种苗的选用,严格控制病害从有病的区域传入重庆。同时针对其他省市柑橘木虱目前的发生阶段,要抓住关键的窗口期,抓紧开展联合防控,能够把柑橘木虱的种群密度压到一个非常低的程度。
当天,现场围绕柑橘黄龙病成灾机制、防控策略等为与会人员作了培训。代表签署了《关于建立柑橘木虱(黄龙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通告》,通告内容显示,六省(市)将以柑橘木虱(黄龙病)为重点,探索建立区域信息调度平台,建立信息互联互通、工作步调协同、防控标准一致的联防联控机制,充分整合力量,在联合监测、技术攻关、检疫监管等方面形成合力,保障柑橘产业安全。
去年,以奉节脐橙、潼南柠檬为代表的重庆柑橘种植面积达381.3万亩产量491.4万吨、第一产业产值超290亿元,已成为农民群众的“摇钱树”“致富果”。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开展分类分级培训、强化监测预警、组织应急防控以及强化技术指导等举措,全力防控柑橘木虱,阻截黄龙病传入,有力保障全市柑橘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重庆市种子(植物保护)站副站长胡文召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认真践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携手遂宁、大足等地共建跨区域柑橘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建成年产优质种苗1亿株的全国首个柠檬脱毒种苗繁育中心,率先上线“数字农业大脑”“柠檬产业大脑”,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形成了具有潼南特色的柑橘木虱“黄龙病”联防联控实践。